法华经原文网
标题

“六度”达涅磐

来源:法华经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3 10:33:28
大乘佛教认为,众生沉溺在苦海之中,不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涅磐彼岸,个人也不能真正解脱而成佛。因此,大乘佛教发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誓愿。向众生指出了灭除“无明”,超越尘寰苦海的六种方法和途径,即以戒、定、慧三学为主要内容的“八度”。其具体内容是:

  大乘佛教认为,众生沉溺在苦海之中,不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涅磐彼岸,个人也不能真正解脱而成佛。因此,大乘佛教发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誓愿。向众生指出了灭除“无明”,超越尘寰苦海的六种方法和途径,即以戒、定、慧三学为主要内容的“八度”。其具体内容是:

\

  布施度;指用自己的财力、体力、智力去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是为他人造福成智,也使自已积累功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小乘佛教也讲布施,其目的在于破除个人的吝啬和贪心,灭尽“贫、目真、痴”,免除来世的贫困,即从个人利益和解脱着手。大乘佛法则强调大慈大悲,超度一切有情之众生,所以布施对象大大超出人类范围,推恩及于飞禽走兽,花鸟虫色。   持戒度:持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尤其强调“杀戒”,保护众生。大乘佛教主张放松对信徒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约束,对于违反戒规的行为,也采取一些比较宽容的处置方法。   忍辱度:忠于信仰,安于苦难和耻辱。大乘佛教宣传忍“受不可忍之事,认为这是万福之源。它要求信徒宁愿忍受”汤火之酷,俎醢之患“,也决不作危害众生的事。” 精进度: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喜济众难,普渡众生的修行过程中,努力不懈,决不退却。   禅定度,是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强调参悟“实相禅”,主张把禅法与空观联系起来,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实相禅是把禅法作为悟证大乘般苦空观理论的方法。   智慧度:惹是荒女的意译,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从而取得正确认识的精神作用。此处指修持者断除烦恼、灭绝“无明”,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佛教通常把智慧分为三种:(1)闻所成慧,指听闻佛法,学习王明(一声明,声韵学和语文学;二二巧明,工艺、技术、历算之学;三医方明,医药学,四因明,逻辑学,认识论;五内明,佛学),即从王明中获得智慧。(2)思所成慧,依前闻所得慧而进行深思熟虑,融会贯通,得于自已思索而成为智慧。(3)修所成慧。由闻和思所得为智慧,修习禅定,由定发慧生明,证悟人生和宇宙的真实,是得于证悟的智慧,这一智慧,要求修行者运用般若“缘起性空”的中观理论去观察、洞悉一切现象的实相,证悟万物性空的真理,破除我、法二执;持守中道,断除烦恼,灭尽无明,脱离苦海,到达涅樊成佛的境界。这就是大乘般若圣智,是大乘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本书研讨的重点点对象和阐述的主要内容。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

悬崖一线天疑裂。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清代纳兰...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成语名称以毒攻毒成语拼音yǐ dú gōng dú成...

以桃代李 以桃代李

以桃代李成语名称以桃代李成语拼音yǐ táo dài lǐ成...

最新文章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古...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爱过...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