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原文网
标题

“一念不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觉的?

来源:法华经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4 10:34:00
“一念不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觉的?  有句话叫做一念不觉,常常有人追问:什么时候开始不觉的?同样的问题还包括:无明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是像基督教所说的那样,是上帝创造了世界?  但佛教所说的轮回就像一个圆环,是周而复始的。虽然无明是第一个环节,但同时还贯穿生命延续的整个过程。之后的哪个环节没有无明?在行里有无明,在识里有无明,在名色里有无明,在六入里有无明,在生里有无明,到老死
“一念不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觉的?

“一念不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觉的?

  有句话叫做一念不觉,常常有人追问:什么时候开始不觉的?同样的问题还包括:无明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是像基督教所说的那样,是上帝创造了世界?

\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追究第一因,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来自经验。而经验是有限的,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就片段而言,的确有作为开始的、暂时的第一因。

\

  但佛教所说的轮回就像一个圆环,是周而复始的。虽然无明是第一个环节,但同时还贯穿生命延续的整个过程。之后的哪个环节没有无明?在行里有无明,在识里有无明,在名色里有无明,在六入里有无明,在生里有无明,到老死还是有无明。

  所以,一念不觉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觉,而是念念不觉。在解除无明前,从来都没有觉悟过。这个一念是包括一切,一旦驱散无明,就念念都在觉悟中了。

  对十二因缘的追寻,也是心理探索的过程。后来,禅宗也用类似方法,从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直接寻找。一般人都是活在念头中,所以禅宗要求学人在一念未生前,看看念头背后的是什么。这是从行入手,来探讨生命本源,和观照十二缘起的修行理路一致。

  十二缘起包含了轮回和解脱两重因果,从认识苦到止息苦。从轮回的因果来说,佛陀还以惑业苦对十二缘起作了高度归纳。其中,无明、爱、取属于惑的范畴,行、有属于业的范畴,其他几支属于苦果的范畴。

  而从解脱的因果来说,对缘起的观察,是从禅定导向智慧的关键。当然,仅仅知道名相还不够,否则我们就能因此觉悟了。佛陀是通过禅定,在得定的基础上观照诸法的无常、苦、无我,从而获得观智,破迷开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古诗原文[挑错/...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_1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_1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魏晋...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最新文章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古...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爱过...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