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原文网
标题

《南海寄归内法传》

来源:法华经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5 10:37:43
《南海寄归内法传》,又称《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略称《南海寄归传》、《寄归传》、《南海传》。四卷。唐代义净(635-713)大师撰。师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二师的西行求法壮举,于咸亨二年(671),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尸利佛逝(苏门答腊巴邻旁)到印度,一路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只园精舍等圣迹后,往那烂

  《南海寄归内法传》,又称《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略称《南海寄归传》、《寄归传》、《南海传》。四卷。唐代义净(635-713)大师撰。师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二师的西行求法壮举,于咸亨二年(671),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尸利佛逝(苏门答腊巴邻旁)到印度,一路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只园精舍等圣迹后,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经二十五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住佛授记寺。其后参与《华严经》的新译,与戒律、唯识、密教等书籍的汉译工作。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经典五十六部二三0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是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

\

  本书是义净大师至印度留学归国途中,于南海尸利佛逝国所撰,托人齎送回国,内容叙述印度、南海诸国戒律实践的情形,及寺院生活的状况,是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史料。序文载有当时部派佛教与大乘教团分布的情形。全书共分四卷,四十章,所论皆依根本说一切有部。内容分述如次:  一、破夏非小:一夏九旬的安居,不许外游,如果中途退出而不能圆满完成结夏的,称为破夏。谓比丘破夏,只是不能获得夏安居的十种利益,位次并不因此而变小。所以比丘受请,宜取受戒之日以论大小,不应依夏而论。如文所说:“即使失夏,不退下行。”  二、对尊之仪:说明□面对佛像及亲近尊师的礼仪:           □赤足而行,不容许穿着鞋履,患病除外。           □偏露右肩,依掩左髆,头上不戴巾帕。           □长途他处游行,寒国允许穿着短靴,其余履屣随处应用。           □不得穿鞋旋绕佛塔。           □不得着富罗(靴)进香台(佛殿)。  三、食坐小床:记载西方僧众进食时所使用床座的高度,方长大小,及进食时应注意的事项。  四、餐分净触:说明西方噉食的方法。有净触(净浊)的不同。  五、食罢去秽:记载食罢净口洗手的方法。  六、水有二瓶:说明比丘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水瓶,也就是盛水的容器,有净、触二种,净瓶(瓦、瓷制成)的水,供饮食用,净手方能持之,必须安着于净处;触瓶(铜、铁制成)的水,以洗触手,为便利之所须,随触手执用,可放置于触处。此外,并载有水瓶的制作法,及瓶袋的规格样式。  七、晨旦观虫:说明每日早晨观察水中有无小虫的各种方法,及以水罗(比丘六物之一,滤水囊)滤水去虫的方法。  八、朝嚼齿木:说明每日早晨咬嚼齿木(梵语惮哆家瑟诧)的必要,及齿木的大小、材质,并揩齿刮舌的方法。  九、受斋轨则:说明西方僧众赴请之法,如施主请僧的仪式、供养的食物、使用的器皿、僧众受供法式等。并述及供呵利底母因缘、大黑神因缘、进食法与南海十洲斋供殷厚的情形。  十、衣食所须:详细说明出家僧众的充身六物、十三资具、法服的制作方法、垦植的方式及各地僧伽着衣的差异。  十一、着衣法式:详载穿着三衣及施□纽的方法。  十二、尼衣丧制:记载尼众五衣的穿着方式、尺寸的长短、制作的材料,以及僧尼死丧时的处理方式。  十三、结净地法:说明五种净地法,即:起心作、共印持、如牛卧、故废处、秉法作。净地是指比丘可居住而不犯戒的清净地。  十四、五众安居:说明出家五众结夏安居的时间及其开遮。  十五、随意成规:说明随意的意义(是指在夏安居结束之日,随他于三事之中任意举发说罪除愆的意思。),并记载随意的作法及忏悔与忏摩的差别。  十六、匙□合否:说明匙□可否使用的原则。  十七、知时而礼:说明礼敬的时机、场合。  十八、便利之事:记载处理大小便利的各种细节。  十九、受戒轨则:说明西国出家轨仪并中国出家的程序,及亲教师所应具备的条件。  二十、洗浴随时:记载那烂陀寺澡浴情况,西方洗浴时穿着浴裙的方法,及浴已方食的二种利益——身体清虚无垢秽、痰□消散能饮食,并浴衣的大小。  二十一、坐具衬身:说明坐具在西国并非礼拜致敬时所用,而是眠卧时用以维护毡席。  二十二、卧息方法:说明西国床、褥席的安置、尺寸及枕囊的材质、长宽大小、样式,并僧房内佛像安置、供养的方法。  二十三、经行少病:说明经行有二种利益——痊痾、销食,及经行的时间、方法。  二十四、礼不相扶:说明礼拜的仪轨,如礼拜的对象,一为如来,二为大己比丘;礼拜的方式。  二十五、师资之道:详载弟子事师之礼,如行止、坐卧、衣食,皆悉如仪;以及师教授弟子之道。  二十六、客旧相遇:记载师弟门徒客旧相遇逢迎应有的礼仪。  二十七、先体病源:说明由观察身体四大的强弱,得知病源,配合饮食,而疗身病;并论及东、西方用药的不同。  二十八、进药方法:说明四大不调时所产生的各种症状,汤药进食的方法,及以断食、绝食疗病的方法。  二十九、除其弊药:说明各种不当疗法。如服食大小便利、猪粪猫粪等污秽不净之物,是鄙陋的恶俗,不应学习。  三十、旋右观时:说明向右边旋行是为圣制,及漏器观时法,谓以漏器计时,可以分辨时、非时,而不受重云暗昼,密云连宵的影响。  三十一、灌沐尊仪:记载西国诸寺浴佛坛场的布置、浴佛的方式及造佛形像与用以制底的材质。  三十二、赞咏之礼:记载西方寺院称扬赞颂佛德的方式。赞诵有六意:能知佛德的深远、体解制文的次第、令舌根清净、得胸藏开通、处众不惶、长命无病。又由于马鸣、龙树菩萨所造诗赞极美,而使赞咏在印度、南海广为流布。  三十三、尊敬乖式:记载僧众违反礼法的行为,如于大道中贩卖佛像求利,以种种邪行活命等。  三十四、西方学法:详载印度所学五明之一||声明的内容。  三十五、长发有无:记叙印度无有蓄长发而受具足戒者,以其形同俗相,难为护罪。又依长发有无,分为四类:□必有净心,须求剃发染衣,洁念解脱为怀,奉持五戒十戒,圆具圆心,修律藏,学习经论,弘扬正理,广化群物。这是最上等者。□其次,若不出家,则虽处居家,不染私室,具出离心,守持八戒,尽形寿皈依三宝。□再其次,若有家室,则养育妻子,恭心敬上,慈怀念下,受持五戒,恒作四斋,忠恕在人,克勤于己,作无罪事(经商),以奉官输。□至如俗徒,愚痴不识三归,不持一戒,不解涅槃是寂灭,不悟生死是轮回,因而常造罪业。这是最下等者。  三十六、亡财僧现:详述亡僧财物的处理方法。  三十七、受用僧物:说明西方诸寺及中国道场受用僧物的处理方式,并论及应如法受用僧物。  三十八、烧身不合:叙说有初出家者,不明经义,以为烧身便登正觉,而轻弃十劫百劫难得的人身,实与圣教精神不符。  三十九、傍人获罪:说明凡劝诱他人烧身,详为劝死者,命终必招波罗夷罪。破戒求死者、傍人劝作者,宜戒慎之!  四十、古德不为:记述本文作者义净大师的亲教师善遇大师的七德及轨范师慧智禅师的德行,并说明亲承师诲,烧指焚身不应为。  本书今收录于《高丽藏》第三十三册、《碛砂藏》第三十一册、《龙藏》第一二六册、《卍正藏》第五十六册、《大正藏》第五十四册。日本江户时代饮光(慈云尊者)着《南海寄归内法传解缆钞》八卷,是本书的注解书。日人高楠顺次郎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出版有本书的英译本。  □说明礼拜的场合与时机。  □赞颂佛德有什么功德?  □试述西方与中国出家仪轨的异同。  □试述师资之道。  □试列举客旧相遇应有的礼仪。  □本传对佛教界有何影响、贡献?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最新文章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古...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爱过...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