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原文网
标题

《大悲咒》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

来源:法华经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7 10:33:41
听过许许多多关于《大悲咒》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莫大的启发。但凡生活上能过得去,安乐顺意,又会有谁来侵扰别人呢?面对已经被烦恼所逼迫的众生,我们还要以嗔恨心来;消灭掉他吗?所谓;大悲,并不是悲伤的意思,就是以大智慧、大雄力来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而心不执着。明象师叔的这段经历,让我获益良多,《大悲咒》最灵验之处,不仅在于帮助眼前的众生离苦得乐,更在于开启我们的慈悲心肠,发愿解脱一切众生所遭受的贪嗔痴

《大悲咒》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

\

和许多人一样,我每天都要诵《大悲咒》,遇到不顺心的事,会诵《大悲咒》祈求观世音菩萨的加持,遇到怖畏厄难的事,也会诵《大悲咒》祈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化解。

过年的时候,遇到明象师叔,说起《大悲咒》,他讲了一个很灵验的故事:

梦魇

有一天,他正在睡觉的时候,好像魇着了,也就是有非人的众生侵扰。师叔说,明显能感受到他在一点一点地跑到我身上,当时动弹不得,但意识十分地清醒。

——念《大悲咒》!

第一反应就是念《大悲咒》,和那个魇着自己的众生僵持着:;小样儿,你别跑,看我不和你死磕!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不对!师叔说,;我意识到自己起的这个心,是嗔恨心,要和他死磕,怎么会和大悲观世音菩萨相应呢?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明白了,《大悲咒》的意义所在,;并不是将邪祟压服祛除掉,而是以慈悲心的力量,加持秽土成净土,将他带到菩萨的国度去。

\

听过许许多多关于《大悲咒》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莫大的启发。

但凡生活上能过得去,安乐顺意,又会有谁来侵扰别人呢?面对已经被烦恼所逼迫的众生,我们还要以嗔恨心来;消灭掉他吗?

所谓;大悲,并不是悲伤的意思,就是以大智慧、大雄力来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而心不执着。

明象师叔的这段经历,让我获益良多,《大悲咒》最灵验之处,不仅在于帮助眼前的众生离苦得乐,更在于开启我们的慈悲心肠,发愿解脱一切众生所遭受的贪嗔痴之苦。

唐代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不仅讲述了诵持《大悲咒》的仪轨,也讲述了诵持《大悲咒》的种种功德。

譬如诵持《大悲咒》的众生,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想要往生哪个国土,随愿皆得往生。除此之外,还有十五种善生等种种功德

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中说到,还有些罪过,就连千佛出世也忏悔不了,可是诵持《大悲咒》,十方佛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唯独除了一件事——对此咒生疑。若是生了一点儿疑心,必然不能得遂所愿。

对《大悲咒》的信心,不仅是建立在对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的功德上,更在于对;大悲心的信心。

人们常说,般若智慧是诸佛之母。而《大智度论》则讲到:;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可见,有了般若波罗蜜,才能成就佛菩萨的功德,而要真正的般若智慧,则是大悲心所生,所以大悲心是诸佛的祖母。

关于《大悲咒》,不空三藏还有另两个译本,分别是《大慈大悲救苦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真言》、《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有意思的是,在这两部讲述《大悲咒》的经典中,在经题都谈到了;青颈。

这又是怎样一段因缘呢?

在印度的史诗记载了一个故事——

青颈

六道轮回之中,天人虽然享受着极大的福报,却不免;五种衰相现前,面临着死亡的恐惧,而阿修罗又总是摩拳擦掌,想要与天人争夺美好的天宫和权势,尽管每每铩羽而归,但也屡败屡战。

在这一劫之初,天人和阿修罗经过斡旋,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来延续大家的寿命——搅拌大海能够产生奇异的甘露。于是他们想办法将大龙神捆绑在须弥山上,然后拉住龙的头尾两端,通过须弥山来搅拌大海。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可是龙神忍受不了剧痛,一不小心吐出了大量的毒汁,遍洒山川湖海。眼看着众生要受到荼毒,大自在天毅然地冲向毒汁所在的每一个角落,硬生生地将毒汁吮吸进自己的喉咙里。

因为毒汁都停留在咽喉处,他的脖子烧成了青黑色,所以大自在天又被称作;青颈,他还有一个更让今天的人熟悉的形象——;大黑天。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人们相信是观世音菩萨化作大自在天,代众生受苦而成为;青颈,故后世有;青颈观音的形象,受到世代的供养,《大悲咒》也被称作;青颈大悲心真言。

这种代众生受苦的精神,令人高山仰止。我们凡夫众生,也可以在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学习实践。

曾经有人问净慧老和尚:;我布施了之后有这么多倒霉的事情,师父你看怎么办?

老和尚说:;我就问他:‘你觉得除了你以外,谁应该倒霉比较好?’他一想,‘倒也是啊!’这个‘代众生受苦’啊,严格地讲起来,就是所有的人的倒霉的事情,我全部都把它担当起来。大家都不倒霉,就让我一个人倒霉。这是什么精神呢?菩萨精神。

这一段开示被剪辑在老和尚的记录片《生活禅者》之中,禅者在生活中,;抢困难,让方便——禅不仅是安乐解脱的智慧,更是观世音菩萨这种倒驾慈航、寻声救苦的慈悲情怀。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4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1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13日...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古诗原...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古诗原文[挑错/...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最新文章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古...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爱过...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