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原文网
标题

一大陆佛子的困惑

来源:法华经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3 10:39:18
问:萧老师,您好!我对人生我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要向您请教,这些疑问不解决,我对佛教始终只能信到七分,不能信到九分、十分〔文繁不录〕太多的迷惑期盼你的指教。我作过一个恶梦,梦到被坏人追杀,马上要死,死前就是担心再没机会得到你的指教了,这让我死不瞑目。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是如此焦急地等待您的回答。答:来信已呈 平实老师阅览,您求法的热忱,老师十分感动,但老师弘法事务繁忙,特别指示由编译组代为

问:萧老师,您好!我对人生我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要向您请教,这些疑问不解决,我对佛教始终只能信到七分,不能信到九分、十分〔文繁不录〕太多的迷惑期盼你的指教。我作过一个恶梦,梦到被坏人追杀,马上要死,死前就是担心再没机会得到你的指教了,这让我死不瞑目。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是如此焦急地等待您的回答。

答:来信已呈 平实老师阅览,您求法的热忱,老师十分感动,但老师弘法事务繁忙,特别指示由编译组代为回覆。

您的来信,使我们感受到,您是一位心怀渴仰、恭敬的求法者,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您说:“我是一个热爱真理、为真理不惜身命的人。”这种勇猛刚健的人格,鲜明的显示出:您是一位菩萨种性的佛弟子;相信您必能锲而不舍的克服一切障碍和困难,亲证法界实相,乃至究竟成佛。

\

您一口气问了数十个问题,可见您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有强烈的好奇心,意欲一探究竟。这也是菩萨行者的特徵,为了求证究竟的真理,您将会不断的探究,直到智慧圆满,绝对不会像二乘人那样,取证涅盘。您的问题,我们不准备在这里逐一、详细的回答,如果这样的话,至少是百页以上的篇幅。一方面,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一方面,我们即使回答了,对您来说,仍然将会只是“道听涂说”的知识;“道听涂说”的知识只能满足您的好奇心,没有办法让您断疑,更无法消解您因此而产生的烦恼。(您所提的若干问题,其他读者也会感兴趣,这些问题将陆续于《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专栏中予以解答;除此之外,限于时间,我们只能以这封信总答您的提问。其余的都将慢慢的在正觉电子报中一一回答。)

我们想要告诉您的,是具体的、可修可证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日后实证真实心、阿赖耶识--三界万法的总根源。一旦您证得总相智,不需拾人牙慧,自己就能够回答许多问题,毫无疑惑,也知道如何继续进修别相智和种智;唯有如此,您才能够踏杀烦恼的源头,永断疑惑。

在《楞伽经》里 大慧菩萨问了一百零八个问题, 世尊也不是逐一的回答,而是从总相、配合部分的别相和一切种智来回答。如果真的从别相、一切种智做详细的回答,等于是要说出三藏十二部经全部的内容,才足以函盖。宇宙人生的道理,无穷无尽,没有讲到的,远超过已形诸于语言文字的--如古人所说:“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浸”,当真是浩瀚无涯。

宇宙人生的道理,茫茫无际,要从何处开始访道的旅程呢?答案很简单,先从有切身关系的地方入手。什么叫做“有切身关系”呢?就是说,有某一个烦恼,它深深的困扰着您,而您是可以立即改善,甚至克服它的。

如果一个人,他有很粗糙的恶行,像是酗酒、嗑药、斗殴、赌博、外遇、撒谎、诈骗之类的,我们可以断定,他必然陷入烦恼的泥沼,无法脱困。像这样的人,什么大道理,对他来讲都是多余的,他应该先断除这些恶质的行为,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这个部分,通常是属于世间智者(包括社工人员、医师、观护人、教师、心理谘商师、监狱管理员等等)的教化范围。如果他此时接触佛法,多半无法安住,只能结一点善缘。

当他可以禁绝那些招惹重大烦恼的行为之后,剩下来的,就是一般世俗人的烦恼,包括择偶、就业、升迁、置产、子女、人际关系等等的烦恼。这些烦恼若不是很重,他已经可以开始学习佛法,这时候善知识大多会劝他量力布施、累积福德资粮,并且修习禅定和智慧。持戒当然还是很重要,但已不须要过度的强调,因为他早已经是一个善男子,重大的戒律差不多都不会犯了。

他熏习佛法越久,渐渐的就从内心深处生起一种决定见:世间的一切,皆是苦、空、无常、无我,不值得追求,只有佛法是生死大海中,唯一的舟楫,能够渡人到达涅盘的彼岸。当他生起这种决定见时,即是资粮位满足之相。此时世俗的烦恼已经无法障碍他学佛,他所关心的都是法上的问题,绝少为世俗的烦恼而操心,心念渐趋寂静,修习禅定能够得力,因而进入加行位的阶段。

加行位的行者,若得遇真善知识,断三结证初果,乃至破参明心大乘见道,都是指日可待的。但有很多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者前世有谤法业习、余殃未尽,便会受到外道邪师的误导,虽然很精进的修行,却无法证入真正的佛法。甚至在邪知邪见的教导下,参与抵制正法、诽谤三宝的大恶业;一旦造作此种恶业,往世所修善业,均化为乌有,非常的可惜。

而正法和邪法的分别,是很微细的,如果不是善知识详细的解说,一般人根本无法辨析。因此,破邪显正,救护众生出离邪见火坑,便是久学菩萨责无旁贷的任务--这也是正觉同修会胜义菩萨僧团,多年来所坚持的。

您在信中,问到若干人有悟未悟、证几地菩萨等等的问题,并非您切身的问题,此时多谈无益。盼您以小心谨慎的态度,比较诸方说法:何者符合事实?何者符合经教?何者体系严整没有矛盾?何者能够经得起他人的质疑?何者能够逐步的亲证?若全部都肯定,就是真正的佛法,值得我们倾身命去求证。

期盼您能继续研读 平实老师的著作,特别是《无相念佛、念佛三昧修学次第、如何契入念佛法门》等书,只要能成就无相念佛的功夫,体会“净念相继”的境界,就不枉费您此生了。怎么说呢?日常生活大多数的烦恼已能够有效的对治,往生佛国已有把握,功德受用胜过一般人数十年精勤的学佛。这是正觉讲堂门人的基本功夫,只要能成就这个功夫,您自然会信心大增,相信自己能够于此生悟道。

您想要以无相念佛的方法,忆念 平实师,也是可以的--这是念僧法门,一样可以成就,依此因缘,未来世您会经常亲近平实老师,从其闻法。

接着再研读《禅--悟前与悟后》,修成看话头的功夫,看话头半年以上,便可参公案或话头,只要时节因缘到了,便可究明法界实相,悟明不生不灭的本心。

(摘自--正觉电子报第11期--[般若信箱] )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汤止沸...

以正视听 以正视听

以正视听成语名称以正视听成语拼音yǐ zhèng shì tīn...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

以沫相濡成语名称以沫相濡成语拼音yǐ mò xiāng rú成...

以毁为罚 以毁为罚

以毁为罚成语名称以毁为罚成语拼音yǐ huǐ wéi fá成...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

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水救水成语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最新文章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古...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爱过...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