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原文网
标题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莲花池

来源:法华经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5 10:33:45

21.莲花池村童回家后,佛陀便开始行禅。他把僧袍拿起至腰阅,涉水过河,然后沿着一条夹在两块稻田间的小径,来到他最喜欢的莲花池。就在这里,他坐下来观想美丽的莲花。  当他看着莲茎、莲叶和莲花时,他便想起一棵莲生长的不同阶段。它的根藏在泥里。一些枝茎未能生出水面,而另一些则刚了出来,显露着绻曲的新叶。那里有一些花瓣待放的莲苞和已经开放得灿烂的莲花。更有一些花瓣已全部脱掉的莲蓬。池里的莲花,有白色的、蓝色的和粉红色的。佛陀省察到人与莲花没有两样。每人都有自己个别先天条件。提婆达多不像阿难陀;耶轮陀罗和芭蜜莎王后也很不相同;善生和芭娜更有分别。品性、美德、才智和聪明在不同的人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佛陀证得的解脱之道,亦必需要以种种不同方法来教化不同种类的人。他想,教那些村童实在安尉,因为他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不同的方法就如不同的门,让不同的人可以进内以明白教理。‘法门’的创立是经直接与人群接触而产生的。佛陀并没有在菩提树下神奇地领受到已订定下来的各式方法。他认为自己一定要重入社群,才可以把*轮转动和散播解脱的种子。他已开悟了四十九日。现在应该是离开优楼频螺的时候了。他决定第二天早上出发,离开尼连禅河畔清凉的树林、菩提树和孩子们。他希望首先去找他的两个老师阿罗罗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他有信心他们会绝快证得大道。辅助两位尊者后,他便打算去找与他一起苦行的五个朋友。然后,他就会去摩揭陀重访频婆娑罗王。  第二天早上,佛陀穿上他的新衣,在清晨的淡雾中步行入优楼麒。他来到缚悉底家中,告诉这个少年看牛童和他的家人他要离去。佛陀轻轻在每个孩子的头上抚拍,然后一起行往善生的房子。听到这个消息,善生不禁哭了起来。  佛陀说:“我要离开这里才可以完成我的任务。但我答应你们,我有机会一定回来看望你们。你们实在帮了我很多,我对你们非常感谢。请谨记要修习我和你们分享的东西。这样,我便时常都没有离开你们太远了。善生,快抹干你的眼泪,给我笑笑。”  善生用她的纱丽裙边拭干眼泪,尽力试着微笑。跟着,他们便一起行到村外。正当佛陀准备转过头来话别,他留意到一个年青的苦行者朝他而来。那苦行者合上双掌作礼,并好奇地望着佛陀。过了一会,他才说:“出家人,你看上去容光四射,极度安祥。请问你尊姓大名,是跟那一位大师的?”  佛陀回答:“我的名字是悉达多乔答摩。我曾追随多位导师修学,但现在却没有导师。请问你是从那儿来的,叫甚麽名字?”  那苦行者答道:“我叫优婆伽。我刚离开乌陀逝罗摩子大师的修行中心。”  “乌陀迦大师身体好吗?”  “大师几天前刚过世了。”  佛陀叹了一口气。他始终都不能帮到他老人家。他又问:“你有跟过阿罗罗迦罗摩大师修学吗?”  优婆伽回答:“有。不过他最近也死了。”  “那你又可曾认识一个叫憍陈如的出家人呢?”  优婆伽说二:“当然认识。我在乌陀大师那里时,听说过他和另外四个僧人。我听说他们现在正住在王舍城附近的鹿野苑修行。乔答摩,请你不要介意,但我要继续上路了。我还有很远的路程要走。”  佛陀合掌与优婆伽道别后,便跟着河流向北而行。他知道这是较长的一条途径,但却比较容易行走。尼连禅河向北流入恒河。如果跟着恒河向西而行,他在几天之内便可到达巴莲弗。在那里越过恒河,便到达伽尸的城都,王舍城。  孩子们一直望着他走,直至他走出眼帘。他们都十分悲伤,心内充满期盼。善生在哭泣。缚悉底虽然也很想哭,但却并不想在弟妹面前流泪。过了一段时间,他说道:“吾生姐姐,我要去准备看顾水牛了。我们该回家吧。芭娜,今天记着给卢培克洗个澡。来,让我抱媲摩。”  他们沿着河岸返回村里。没有人说一句话。  阿难陀尊者十分和蔼可亲,而且更非常英俊。他也的确拥有惊人的记忆。  佛陀在每一次法会所说的,阿难陀都可以一字不漏的全部记下。缚悉底和罗睺罗很感激阿难陀为他们重述佛陀在看顾水牛经上所说的十一要点。缚悉底也知道阿难陀一定会记得他所述说有关佛陀在优楼频螺森林时的事迹。  缚悉底一边述说,一边留意着乔答弥比丘尼。她闪亮的眼睛告诉缚悉底她是如何的欣赏这些故事,因此他就连所有的小节也尽量忆述。乔答弥比丘尼特别爱听有关优楼频螺小孩的情节,像那次他们和佛陀一起在森林里吃橘子的一段。  罗睺罗也被看得出是听得非常高兴的一个。虽然马胜是唯一在两天的讲述中没有发过言的一人,但他也明显也是听得津津有昧的。缚悉底知道马胜是与佛陀一起修苦行的五个朋友之一,因此他也对佛陀独自修行六个月后再与他们见面的情形十分好奇。可是,他又害羞发问。乔答弥比丘尼好像心里知道缚悉底的意思,她说道:“缚悉底,你想听马胜长老告诉我们关于佛陀离开优楼频螺之后的事吗?马胜已和佛陀一起有十年了,可是我相信他从未有谈起过他们在波罗奈斯附近的鹿野苑时的情形。马胜长老,你可以告诉我们佛陀的第一次说法,以及过去十年所发生的一些事吗?”  马胜合起掌来,答道:“乔答弥比丘尼,不必称呼我长老。今天,我们已听了许多缚悉底比丘所说的,而且也就快是禅坐的时候了。不如你们明天都一起来我的茅房,到时我便可以详细告诉你们我所记得的一切。”

22.转*轮 马胜正在鹿野苑修习着苦行。一天,他坐禅之后,看到远处有个沙门朝他而来。当这人走近时,他才发觉原来是悉达多,于是便立即跑去告诉其他四人。  拔提说:“悉达多半途弃道。他吃饭、喝乳、又和村童共聚。他实在令我们失望。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与他招呼。”他们五个决定不到大门迎接悉达多,又一致同意就是他自己进来鹿野苑,他们也不会理会他。但到头来所发生的,却与此全不相同。 当悉达多行进大门,他们五个都被他散发着的庄严威仪所摄,立即站立起来。悉莲多像是全身发光似的。他步行的每一步都显现出一种罕见的精神力量。他那像能透视的目光,把他们原想给他白眼的意念全然改变。憍陈如走上前替他拿钵。摩男拘利赶往拿水来给他洗手脚。拔提拉上凳子给坐下。额鞞找了一块大棕榈树叶替他扇凉。马胜则站在一旁,不知道应该做甚麽才好。  悉达多洗完手脚,马胜才发觉自己可以奉上一碗清水。他们五个围绕着悉达多而坐,而悉达多慈和的跟他们说:“兄弟们,我己找到了大道。我准备也让你们知道。”  马胜对悉建多的说话半信半疑。也许其他,的几个也有同感,因此很久都没人回应。最后,憍陈如吞吐地说:“乔答摩你半途弃道。你吃饭喝乳,又和村童一起。你怎可能会证得解脱之道?”  悉达多望入憍陈如的眼里,问道:“我的好朋友憍陈如,你认识我已很久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曾有对你说过谎话吗?”  憍陈如承认他没有。“是真的,悉达多,我从未听你说过假话。”  佛陀说:“那你们都听着吧,朋友。我证得大道,也希望让你们证得。你们将听到我第一次说法。这些法并不是我所恩惟而得的。它是我直接体证的。请你们平静地,留心专注的听。”  佛陀的声音那么充满灵性上的威严,他们都合上掌来望着他。憍陈如代表他们说:“我们的朋友乔答摩,请你发慈悲心,把大道给我们说教吧。”  佛陀平和的开始说:“兄弟们,每个人都应该避免走致两条极端的路径。其一是把自己沉醉于感官物欲的享受之中。其二则是以异行和苦行来把身体的需要剥削。这两种压端行为都必然导致失败。我所找到的是不偏不倚的中道。它能带领我们达致了悟、解脱和自在。它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八正道。我就是依这八正道而得证了悟、解脱和自在的。”  “兄弟们,你们知道为甚么我叫它正道吗?这是因为它并不需要我们对苦恼逃避或抗衡,而是令我们可以直接面对痛苦,因而得以把痛苦降伏。八正道就是生活在觉察中之道。而用心专注就是它的基石。修习念念专注会使我们培养出定力来。而有了定力,我们才可以达致了悟。有了正定,我们自然也会有正确的觉察力、思想、言语、行为、工作和勤奋。它所发挥的了悟性,更会使我们从每一点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而令我们生起真正的安乐。  “兄弟们,世上有四种真理,它们是: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灭和导致痛苦得以消灭之道。我叫它们四圣谛。第一圣谛是痛苦的存在。生、老、病、死是痛苦。悲伤、愤恕、嫉妒、担忧、恼虑、恐惧和哀愁等都是痛苦。与亲爱的人分离是痛苦。与你憎恨的人在一起也是痛苦。对五蕴的执着和欲望又是苦。  “兄弟们,第二圣谛是痛苦的根源。由于无明,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真相,因而往往被困在欲望、瞋怒、嫉妒、伤心、忧愁和恐惧之火焰中。  “兄弟们,第三圣谛是苦的破灭。清楚了解生命的真理就可以带来每一种苦恼的歇止,继而产生平和与喜悦。  “兄弟们,第四圣谛是导致痛苦破灭之道。这就是我刚才解释的八正道。八正道培养我们去留心察觉地生活。念念专注又可使我们得定,因而了悟生命的真理。彻悟之后,我们便可以从苦痛中解脱出来而得到自在与安乐。我是会带你们行这条觉悟之道的。”  正当悉达多解说着四圣谛的时侯,憍陈如突然感到心里有大光明映照。他可以尝到他寻求已久的解脱。他的脸上泛起欢乐。佛陀指着他说:“憍陈如!你开悟了!你开悟了!”  憍陈如合起双掌向佛陀鞠躬。他至诚恭敬地说:“我尊敬的乔答摩,请你收我为徒。我在你的指导下,肯定可以大彻大悟。”  其他四个僧人也同时向佛陀合掌鞠躬,要求佛陀收他们为徒。佛陀示意他们起来,然后对他们说道:“兄弟们!优楼频螺的村童给我佛陀这个名字。如果你们喜欢的话,也可以这样称呼我。”  憍陈如问道:“佛陀的意思不就是觉者吗?”  “对。而他们叫我找到的大道为醒觉之道。你们认为这名字怎样?”  “觉者!醒觉之道!很好!好极了!这些名字真实,而且简单。我们都会叫你佛陀,又会叫此道为醒觉之道。如你刚才说,念念专注的生活就是精神修习的基础。”他们五人都一致接纳佛陀为师,并称他为佛陀。  佛陀对他们微笑。“兄弟们,请你们用豁达明智的心怀去修行吧。这样,你们三个月后便可证得解脱之果。”  佛陀留在鹿野苑教导他的五个朋友。他们都因此放弃了他们怪异苦行的行径。每天,三个僧人会外出乞食,回来把乞到的食物也分给另外三个一起吃。佛陀给他们个别指导,使他们都可迅速进展。  佛陀为他们说教世法无常无自性的真理。他又教他们观想五蕴为五条不停流动的川河,因而明了当中实无任何永恒或个别的存在体。五蕴就是指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如果静思五蕴,向内反照,他们是应该可以看到他们本身与宇宙息息相关的微妙关系的。  幸凭他们的努力精进,他们五人终于证道。首先是憍陈如,而额鞞和拔提就在两个月后证得。稍后,摩男拘利和马胜也成就阿罗汉果位。  佛陀十分高兴地告诉他们:“现在我们真的成了一个团体。我们就叫它僧伽。僧伽的团体是那些生活在和谐与专念察觉之中的人。我们必定要将醒觉的种子到处传播。”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最新文章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古...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爱过...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