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原文网
标题

三、机锋转语 (一)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来源:法华经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7 10:39:00
三、机锋转语 (一)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禅机,因其“不可说”而显得分外的神秘。因其神秘,自然引起了许多不甘心的人执着地追求。但追求的结果都往往是“泥牛入海”,或者“头上安头”,把局外人看得眼花缭乱,寸步难行。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机”。机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是一个非常特别、重要
三、机锋转语 (一)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禅机,因其“不可说”而显得分外的神秘。因其神秘,自然引起了许多不甘心的人执着地追求。但追求的结果都往往是“泥牛入海”,或者“头上安头”,把局外人看得眼花缭乱,寸步难行。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机”。机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是一个非常特别、重要的概念,《周易》中有“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诚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在这里,“深”、“几”、“诚”都是“几”,而且是“几”的三种表现形态。而道教秘典《黄帝阴符经》更说:“天性人也,人心几也”。
  (先秦的“几”字,后来被加了个木旁而成为今天的“机”)就把原本深玄难测的“机”变得更加深玄了。
  的确,在人生的旅途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在预测和捕捉着自己的机遇,但这个机遇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可奈何之谓命”,太过于了,若改为“无可奈何之谓机”可能还要恰当一些。周敦颐说:“运行于有无之间,几也”,可以说是对“机”的较为准确的定义。
  “运行于有无之间”的这个“机”本来就难以捉摸了,前面再加一个禅字,成了“禅机”,则更使人费解。其实,“机”就是某种事物的潜在因素,参禅求悟,也有其开悟的内在因素,这个因素就是“机”,而且就是“禅机”。近代本光,老法师教人习禅,时,强调先应培养“顿悟意乐”,读佛教的经典、读掸宗的公案时都应“先存一念”,把求悟之心放在这一念中,使之成为“顿悟意乐”,其实这就是为自己的开悟“种因”,预先布下了“禅机”。当然,机还有机缘之机,机括之机等等。
  “锋”是什么呢?“锋”是刀刃,是剑尖,是枪尖。没有这样锐利的“锋”,被重重外壳包裹住的“禅机”就难以显现,“锋”就是用以剥除包裹“禅机”外壳的工具。人与人不同,各人的知识’、经历、心态的积淀都不同,对禅的修为也不同。而禅宗的机锋,就是要剥除那种种不同的外壳,而使你的那个“真正”得以显现,即所谓“脱颖而出”。
  禅师们用“锋”,把学生们的“机”挑露出来之后,学生们还应交上答卷,这就是所谓的“转语”,“转”者旋转也,如同螺旋一样旋转不停,所以又叫“活语”而不是“死语”。所谓“活语”,是自己悟后的那种自己的真切实在的感受;所谓“死语”,则是书本教条一类的答语。如前面所引夹山禅师“法身无相”这个答话,先是“死语”,后来才是“活语”。当然,“转语”还是禅师们相互勘验、印证的一种方式。仍然属于“机锋”里的一个类别,如前面所引凌行婆那则公案,真是非人们思维卜度之所能及。“天性人也,人心机也”是《阴符经》中的一句,虽是道家的,用以说明禅宗之禅也是恰到好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是“天性人也”;“皆可成佛”就是“人心,机也”。本光老法师在“临济禅初探”一文以临济义玄禅师大悟因缘这一典型范例,作了如下分析:
  临济大悟因缘,即提示了禅宗顿悟的最高原则,所以说它为顿悟的典型范例。兹举三个特点以明之:其一,悟缘多而能奋迅集中又不依缘。确有大悟的了因存在,不同于自沉死水,暗中的摸索等待。其次,悟境过程划然分明,又无企求,确有透彻实际的大悟;不同于陇侗汉得些子惺忪小歇场。
  自以为悟。其三。随大悟的开展即现起观照。鉴觉下炳炳粮粮机用”(棒、喝、言句)
  自然而至;不同于一般记忆忙思的知解,捏合意识的情见。这三点实为顿悟的最高原则……。
  本光老法师所谈的“顿悟最高原则”就是“禅机”——也就是其中第一条:
  “大悟的了因”,后面两条。则是这个“了因”显现后的必然机用。如棒、喝、言句椧粭又可引伸为机锋转语。在本光老法师的这个“顿悟最高原则”中,是把悟境的“死”与“活”对照而言的,这三条前面的是“活”。而后面对照的则是“死”。你看:
  “自沉死水,暗中摸索等待”是“死”;“拢侗惶忪小歇场,自以为悟”,是“死”;“记忆仁思的知解。捏合意识的情见”。还是“死”。
  禅宗内常说“参须真参。悟须实悟”,真参实悟的悟,其境界必须是活的;虽然真参未能得悟,当然谈不上悟境;有的人虽然参努力,但未实悟,见了一些小境界自以为悟;所表现出来的“悟”必然是死的,下面我们来看这公案:
  云岩昙成禅师,参百丈海禅师二十年,因缘不契。后造药山。山问:“甚处来?”曰:“百丈来。”山曰:“百丈有何言句示徒?”师曰:“寻常道:
  ‘我有一句子,百味俱足。”’山曰:“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成不淡是常味。作么生是百味俱足的句?”师无对。山曰:“争奈目前生死何!师曰:“目前无生死。”山曰:“在百丈多少时?”师曰:“二十年。”山曰:“在百丈二十年,俗气也不除。”他日侍立次,山又问:“百丈更说什么法?”师曰:“有时道:‘三句外省去,六句内会取。’”山曰:“三千里外,且没交涉。”山又问:“百丈更说什么法?”师日:“有时上堂,大众立定,以柱杖一时趁散。复召大众,众回首,丈曰:是什么?”’山曰:“何不早怎么道,今日因子得见海师。”师于言下领省,便礼拜。一日山问:“汝除到百丈,更到什么处来?”师曰:“曾到广南来。”曰:“见说广东城东门外有一片石,被州主移去,是否?”
  师曰:非但州主,阖国人也移不动。”山又问:“闻汝解弄狮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
  师曰:“弄得六出。”曰:“我亦弄得。”师曰:“和尚弄得几出?”山曰:“我弄得一出。”师曰:“一即六,六印一。”后到沩山,沩曰:“承闻长老之药山弄狮子,是否?”师曰:“是。”沩曰:“长弄有置时?”师曰:“要弄即弄,要置即置。”沩曰;“置时狮子在什么处?”师曰;“置也。置也。”
  (《五灯会元·卷五》)
  云岩禅师先在百丈禅师那里参学二十年之久,毫无所悟,后来参药山禅师,

在药山那里开悟。云岩禅师悟前悟后,境界是截然分明的,悟前不得“活”,悟后“死”不了。云岩有个师兄,就是前面我们曾提到的那个道吾禅师,道吾开悟早,云岩开悟迟,道吾对云岩的帮助不少。在上面那则公案中,还应穿插这么一则公案在其中:
  (道吾)离药山见南泉,泉问:“闍名什么?”师曰:“宗智。”泉曰:“智不到处,作么生宗?”师曰:“切忌道着。”泉曰:“灼然,道着即头角生。”
  日后,师与亏岩在后架把针。泉见乃问:“智头陀前日道:
  “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即头角生,合作么生行履?”师便抽身入僧堂。泉便归方丈。师又来把针。岩日:“师弟适来为什么不只对和尚?”师曰:“你不妨灵利。”岩不荐,却问南泉:“适来智头陀为甚不只对和尚,某甲不会,乞师垂示。”泉曰:“他却是异类中行。”岩日:“如何是异类中行?”泉曰:“不见道、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即头角生,直须向异类中行。”岩亦不会,师知云岩不荐,乃曰:
  “此人因缘不在此。”却同回药山,山问:“汝回何速?”
  岩曰:“只为因缘不契。”山日:“有何因缘?”岩举话,山曰:“子作么生会他,这个时节便回?”岩无对,山乃大笑。岩便问:“如何是异类中行?”山曰:“吾今日困倦,且待别时来。”岩曰:“某甲特为此事归来。”山日;“且去!”岩便出。师(道吾)在方丈外,闻岩不荐,不觉咬得指头血出。
  (同上书)
  

\

这里所引公案虽长,却非常必要,因为云岩禅师悟前悟后的境象是截然分明的。特别是后一则公案,云岩在悟前面寸“机锋”的种种窘相,而道君却自由自在,显得从容不迫,甚至为云岩的不能“悟”,着急得把手指咬得出血。从这里可以看到,云岩禅师的确是真参、苦参。好在老师、师兄都是明眼人。药山见他参禅几十年都不能悟,于是追本溯源,引出百丈禅师“唤众回头”的公案,再轻轻一引,才使云岩终于开悟。云岩参禅二十多年不得,若是常人,早就自暴自弃,或疑而不与了。但他的“机”是深厚的,可能反应远比道吾、赵州、临济迟钝,必须在“锋”上反复剥剃。这个“机”才终于脱出,成为一代宗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成语名称以渴服马成语拼音yǐ kě fú mǎ成语...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最新文章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古...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爱过...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