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原文网
标题

三界

来源:法华经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7 10:39:14
三界,大家很熟悉,像平常人们所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说到三界。三界的内容,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认为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围绕着有情的生命层次不同安立了三界。现代人关于须弥山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也有人认为:须弥山是象征着太阳系的核心。关于这些猜测我们不必去管它。总之,佛教所说的一个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有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还有众多的星球,如水星、火星、金

三界,大家很熟悉,像平常人们所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说到三界。三界的内容,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认为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围绕着有情的生命层次不同安立了三界。现代人关于须弥山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也有人认为:须弥山是象征着太阳系的核心。关于这些猜测我们不必去管它。总之,佛教所说的一个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有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还有众多的星球,如水星、火星、金星、木星等。这样的一个世界,在佛教经典里称为一个小世界。每一个小世界,都以有情生命为核心,围绕着有情生命的层次,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什么叫欲界呢?欲,就是欲望,也就是说生活在这个层次的人,欲望特别的强烈。什么叫欲望呢?佛经里对欲望的定义是需求,一方面是生理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需求。关于欲望的内容,佛教里面通常说有五欲,就是对财物需求的财欲,对男女房事需求的色欲,对名誉需求的名欲,对饮食需求的食欲,对睡眠需求的睡欲。佛教对五欲的内容,还有另外一方面的解释,就是根据人的五种感官需求:色欲,眼睛希望看到好看的颜色;声欲,耳朵希望听到好听的声音;香欲,鼻子希望嗅到好嗅的气味;味欲,舌头希望尝到可口的味道;触欲,身子希望感觉到好的感觉。在欲界里生活的众生,对五欲都有非常强烈的需求,所以,这个世界就叫欲界。

在所有的欲望当中,有两种欲望最为强烈,这两种欲望就是饮食、男女。中国古人就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话,但是其它的欲望也很重要。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欲望还是有偏重的:每当人们偏重于哪一方面,哪一方面的欲望就特别的强烈,像有的人偏重于吃,对饮食非常讲究,认为吃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样,他的食欲就很强烈。有的人性欲特别强烈,认为乱搞男女关系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有的人对地位看得很重,认为得到了名誉,有了地位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偏重于睡欲,他觉得只有睡眠才是最开心的时候。所以,欲望的强烈程度因人而异,但不管怎么说,人类都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很难摆脱欲望的左右。这是欲界众生的特点。

三界众生有六道差别。六道众生以人道为核心。在人道的上面有天道,天道的特点就是享受快乐,这里的生存环境非常的优越。在人道的下面有地狱道,这里的生存环境极为艰苦。生活在地狱道的众生痛苦不堪,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各种刑罚的折磨,佛教里讲到比较著名的地狱有“八寒地狱”和“八热地狱”。八寒地狱的特点就是寒冷,冷得不得了,冷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根本就找不到如此寒冷的地方。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够冷的了吧,八寒地狱比南极和北极不知要冷多少倍!

生存在八寒地狱里的人,被冻得浑身起泡,这个泡起得很大,就象莲花瓣一样,从外表上看非常的好看,但这是建立在地狱众生极度的痛苦之上。根据冻起泡的形状,分别被命名为:1、额部陀,又叫额浮陀。意思是说受罪的人因严寒所逼,皮肉泡起。2、尼刺部陀,又叫泥赖浮陀。意思是说,受罪的人因寒苦所逼,泡即拆裂。3、额啪吒,又叫阿吒吒。意思是说受罪的人由寒苦增极,唇不能动,唯于舌中作此声。4、嚯嚯婆,又作阿波波。意思是说受罪的人因寒苦增极,舌不能动,唯作此嚯嚯之声。5、虎虎婆。以三者皆为因寒冷而发之异声。6、优钵罗,译为青莲花。意思是说,受罪的人由寒苦增极,冻得皮肉开拆,就象青莲花一样。7、钵特摩,又作波头摩,译为红莲花。就是说受罪的人由寒苦增极,冻得肉色大拆,就象红莲花一样。8、摩诃钵特摩,译为大红莲花,意思是说,受罪的人因寒苦增极,皮肉冻裂,全身变红,就象大红莲花一样。这就是八寒地狱的特点。

八寒地狱以外,还有八热地狱。受罪的人一天到晚生活在高温及各种刑罚之中,千生千死,万生万死,饱尝极度的痛苦。八热地狱是:1、等活狱,众多的地狱中人聚集在一起,各种刑具依次加害,使他们闷绝倒地,然后又跟以前一样活过来,再受同样的痛苦。2、黑绳狱,地狱中的人被狱卒先以黑绳在身上弹划,再以斧等斩锯。3、众合狱,地狱中的人被狱卒逼入两铁山之间,铁山合拢,把受这种刑罚的人撞压得七窍流血。4、号叫狱,地狱中的人寻求房舍,入铁屋中,屋中火起,烧得他们发出号叫。5、大号叫狱,大号叫狱的情况与号叫狱相似,只是在号叫狱中有二层铁屋,有情受苦更惨。6、烧热狱,狱卒把地狱中的人放到烧得极热的大铁板上,好象烤鱼一样,再用大铁钉由下身贯入,从顶击出。这样就使得受刑的人的眼耳孔窍和全身毛孔都起火焰。7、极烧热狱,狱卒用三股叉从地狱中的人下面贯入,从两手胳膊和顶门而出,使得口等出火。再以铁叶将受刑的人包起来丢入烧得翻滚的盛满灰水的热锅中煎煮,等到骨肉分离后,将骨头捞出,放在地上,让皮肉等再长起来,又丢进锅中煎煮。8、无间狱,在无间狱中受刑的人极为悲惨,主要的受三种刑罚的折磨:在铁地上有火焰先从东方扑面而来,烧受刑的人们,就象烧蜡烛一样,其他三方之火依次而来,大火熊熊,只听见受苦的叫声,才知道火中还有人在受刑;另一种刑罚是在铁箕中装满烧热了的铁炭,把受刑的人放入,一起簸颠,再放到热铁地上,命令他们登大热铁山,反复上下;还有这样一种刑罚,就是从受刑人的口中拔出舌头,以百铁钉钉在铁板上,就象张开一张牛皮一样,使得没有一点皱纹。又用铁钳撬开受刑人的口,把热铁丸放到受刑人的口中,并把熔化了的铁水从口中灌入,烧烂受刑人的口、喉、五脏,然后从下身流出。由此可见,地狱就是受苦。

跟人道住在一起的众生有两类:一是畜生道,就是牛马猪羊之类的动物;二是鬼道。鬼道众生的种类很多,人的种类有多少,鬼的种类就有多少。佛教所讲的鬼道众生,以饿鬼为主,另外还有有钱的富鬼,没钱的穷鬼,有威德很高的鬼,有没有威德的下贱鬼,有的鬼的福报非常大,住的宫殿富丽堂皇,而那些没有福报的鬼,就是孤魂野鬼,他们主要依草附木而生活,就像我们厦门南普陀后山上,到处都有那些孤魂野鬼附在草木上,可见鬼的种类是很多的。

阿修罗道,意译非天,就是说,阿修罗道的众生具备有天人的福报,但没有天人的德行。阿修罗道里的众生的特点就是喜欢打架、好斗。阿修罗经常跟天人打架。阿修罗为什么跟天人老打架呢?原因是天人有好吃的东西,阿修罗有好看的女人,这样一来,阿修罗想天上好吃的东西,天人喜欢阿修罗的美女,这样,阿修罗就跟天人时不时地就会干上一架。

在三界中,欲界就有六道众生的差别。欲界众生的共同特点,就是生活在欲望中。但是,每一道众生的欲望又有所不同,从人间到他化自在天,越往上的层次,欲望的强烈程度也就越来越淡薄。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就以淫欲为例吧!六欲天上的天人和人间的人对性欲的发泄和满足程度是不一样,人世间的人跟四天王天、忉利天上的天人在行淫欲的时候,其形式完全一样;而夜摩天的天人的淫欲就比较淡一些,他们只要拥抱在一起,淫欲就会得到满足了;到了兜率天的天人,在行淫欲的时候,只要拉一拉手,淫欲就会得到满足;化乐天的天人,在行淫欲的时候,就更简单了,彼此见面的时候只要笑一笑,淫欲就得到了满足;在他化自在天,这是欲界里最高的一重天,在这重天上的天人,行淫欲的时候连笑都不用笑,彼此只要看一眼,淫欲就会得到满足。从中可以看出,在欲界,层次越高,所表现出来的欲望程度就越淡薄。所以欲界里的六道众生,就是都没有离开欲望。

什么叫色界呢?色界的色,不是指颜色的色,也不是指女色的色,而是物质的意思。佛教认为,我们对物质的认识要从两个方面:一是显色,即颜色也。一是形色,即形状也。我们对物质现象的认识,主要通过颜色(显色)与形状(形色)这样的两个渠道,所以,佛教把物质现象叫做色;佛教所说的色界,指的是色界天,在六欲天的上面。色界天比欲界天的生命层次要高,因为欲界天享受的是物欲的快乐,而色界天享受的是禅悦的快乐。前者是物质的,后者则是精神的。

\

相应的,升到欲界天和色界天所通过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升到欲界天的方式是持五戒,修十善,还要加上布施,就是把自己拥有的钱财、知道的佛法、掌握的技术以及自己具有的能力施舍给别人,这样将来就能升到欲界天上去享受快乐了;而升到色界天,持五戒、修十善、布施,那是不行的,必须要修禅定,就是通过修禅定,才能升到色界天。

\

修到色界天的主要内容是修四禅。根据修禅定的境界不同,色界天又分为四禅十七重天,就是初禅天,有三重天;二禅天,又有三重天;三禅天,有三重天;四禅天,一共有八重天。这样加起来色界一共分为四禅十七重天。换句话说,一个人禅定境界的高低,决定了他将来升到色界天的层次的高低。三界中最高一界就是无色界,无色界是纯精神生活的世界,它是通过修四种空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获得的果报。

色界天的四禅加上无色界天的四空定,也叫四禅八定。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禅八定并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当时,在印度有很多外道,他们也修四禅八定。那么,佛教也修四禅八定,这与外道又有什么不同呢?印度的外道认为,一个人修了四禅八定以后,就获得解脱了,就证入涅槃了。所以,在印度的传统观念里,认为一个修行的人要突破三个界限:就是首先要突破欲界天;其次要突破魔的天,就是魔鬼、天魔的世界;最后进入大梵天的境界,就得到解脱了。印度还有一种外道认为,只有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才算是解脱,才算涅槃。据说,释迦牟尼佛在修行时,就跟外道学过四禅八定。但是,在佛陀看来,四禅八定都不是真正的涅槃,不是真正的解脱,它仅仅是解脱的一个基础。所以佛教有跳出三界的说法。因为三界之内仍然有生死,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信息来源:摘自《妙智》)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成语名称以火止沸成语拼音yǐ huǒ zhǐ fèi成...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成语名称以煎止燔成语拼音yǐ jiān zhǐ fán成...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1997年4月2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1日...

1997年3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3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3月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3月3日出...

最新文章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

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古...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爱过...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